年轻是一个篮子,什么都可以放进去,因为“年轻”这个概念越来越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几年前,如果你写广告策略或者品牌定位,用“年轻”这个词可能会让人眼前一亮。现在,当你收到一个简章说你想变年轻,就像看到“目标群体是25-40岁的城市白领”一样,没意思,没用。
“返老还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拓展,大部分品牌创新和传播都被纳入了“返老还童”尝试的范畴。之所以把“年轻”这个概念泛化,是因为“年轻”这个概念本身已经变得多元化、包容性,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最像年轻人的“年轻人”。‘年轻化’成了懒人品牌传播和广告创意的政治权利:什么都可以覆盖,所以没有错。
喜欢杰森的人,听重金属的人,创业的人,做母亲的人,热衷于打麦的人,学富二代的人,仅仅因为年龄相仿就被粗暴地划入“年轻人”的范畴,很多迎合多样爱好和需求的方式会被划入“返老还童”的范畴也就不足为奇了。
按照现在“年轻人”的喜好,如果有哪个品牌公开宣称“年轻人离我远点!我没有为你们这些孩子做好准备。”反而可能被认为很酷很有趣。将不同方面的品牌创新尝试称为“更年轻”是懒惰和不负责任的。说到品牌返老还童,可以想到很多案例:奢侈品选择小鲜肉流明星做代言人,不同品牌跨界合作,利用二次文化、直播等热文化营销,或者形象更新升级等。但经过深思熟虑,这些被视为“返老还童”的举措,并没有逃脱娱乐营销、品牌联盟、占便宜营销、VI升级等传统营销传播领域。而这些具体的方法,更多的是受年轻人流行文化的影响,所以整体上被贴上了“年轻”的标签。
所以返老还童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年轻文化本身的多样性导致了这种泛化,但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来看,并不适合一个词。说实话,(我们)年轻人真的是一群习以为常的人:被关注,被利用,被重视,被当成目标,被当成玩偶,被听取意见,被排挤消费.有的品牌,不管做什么都被宠坏了,年轻人自然觉得是在讨好自己,有的则想尽办法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却遭到了严厉的拒绝。没办法。太残忍了。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无所畏惧”这句歌词真的很有意义,说的是“年轻”、“年轻人”和那些“更年轻”的牌子。
带着“年轻人”的偏好,如果有哪个品牌公开宣称“年轻人离我远点!我没有为你们这些孩子做好准备。”反而可能被认为很酷很有趣。
今天,艺点意创计划为大家分析一下。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品牌营销策划的信息,请登录深圳艺点意创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官网,或直接拨打18928419212咨询。
上一篇:为什么品牌营销策划这么重要
下一篇:如何做出来有创意的营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