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年轻画师在江西黎川绘制油画。 郑海鸥摄

山西五村“前沟之恋”艺术家驻地。 资料图片

四川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举办的戏剧论坛现场。 资料图片

四川大凉山

戏剧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王珏

很少有人将戏剧和大凉山联系在一起,然而一出出戏剧就在大凉山不断上演。2019年,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由濮存昕、李亭、王晓鹰、李伯男、赵淼等文艺工作者发起,在12天内举办了300多场戏剧活动。2020年,第二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24天内举办了400多场戏剧活动。作为我国西部的国际戏剧节,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今年将迎来第三届,继续开展戏剧展演、戏剧论坛、戏剧孵化、戏剧教育、戏剧生活、戏剧文创、戏剧旅游等。

戏剧,给大凉山带来了什么?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除了戏剧展演、戏剧论坛,还致力于孵化原创作品,让戏剧成为常态化活动。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运营总监张建刚说,前两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孵化了默剧《苏尼惹的另三个梦》、舞台剧《羿》、环境戏剧《春暖花开》等10个原创剧目,不少作品在戏剧节之后展开了巡演。比如探讨疫情防控期间人与人的关系的话剧《隔离》,今年在北京、成都、深圳、南昌、武宁、东乡、嘉兴、南京等地巡演。

戏剧节带动当地的文艺工作者,形成浓厚的创作氛围。近年来,大凉山文艺工作者创作了歌剧《听见索玛》《彝红》,音乐会《温暖的群山》《时间的声音》等,呈现了蓬勃的创作力。彝族音乐人莫西子诗在音乐会《时间的声音》中融入了戏剧元素,将传统与现代融合。

戏剧和大凉山的碰撞,还有很多的惊喜。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推动了当地的戏剧教育。大凉山的高校和中小学,陆续推出戏剧教育课程。凉山彝族自治州与中央戏剧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文化学术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美育教育、文旅产业推进、优秀原创作品建设、优质创作资源互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立等方面联动,在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中央戏剧学院国际戏剧“学院奖”等领域开展持续深度合作,实现校地、校企合作共赢。负责策划和执行戏剧节的凉山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康说,戏剧活动开始融入乡村生活,增强人们的获得感,提升人们的审美。

更重要的是,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促进了文旅融合的发展。戏剧节期间,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双城等地市场,大凉山推出了戏剧包机、戏剧专列、戏剧自驾、戏剧大巴等形式的客源引流产品。戏剧节还推出邛海湿地阳光之旅、温暖群山之旅、香巴拉寻梦之旅等“戏游大凉山”主题旅游线路,使当地彝族群众收入提高。在文创方面,戏剧节开发相关文创衍生产品,丰富了当地人的收入来源。

“戏剧节拉动了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刘康说,戏剧节带动了演艺生态,拉动了旅游产业,丰富了观众的体验。戏剧演出渐成常态化,使得当地歌舞团、民乐团效益增长。戏剧表达活化了非遗,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生活。这些都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培养观众、培养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将于今年11月举办,继续倡导戏剧创作社会化、戏剧欣赏大众化,并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探索西部地区乡村文化发展。

相信大凉山和戏剧的碰撞,将擦出更多的火花。

山西五村

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

本报记者张贺

一道粉红色的护栏伴随着黑色的柏油公路弯弯曲曲地向山上延伸,路的尽头,是一座小村。村里棕色石板铺路,碧绿的枣树掩映着黄色的窑洞与老房,窑洞与老房仿佛停留在遥远的过去,但走进去,各种现代化设施彰显着新式民宿的风情。仅仅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残垣断壁、荒村废墟,而今天这座小村成为村民致富的希望,并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前沟之恋”。

5年前,摄影家张国田受山西省委宣传部委派,担任武乡扶贫工作队驻五村第一书记。张国田发挥文化工作者的优势,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锐意进取,以文化为载体,打造了“前沟之恋”“小庄农耕文化体验基地”“禾田小镇”等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扶贫项目。五村从一个贫困落后、默默无闻的小村一举成为文化村、旅游村、富裕村。

五村,因由5个自然村组成而得名。几年前,这5个自然村搬迁到地势较好的山下平地,建起了新村,山上的自然村因此荒废了。但在张国田眼中,被废弃的老村落淳朴而独特,散发着太行山中乡土文化所特有的气息。张国田想把保持着原生态的荒村改造成文化旅游基地,让老村复活、兴旺,反哺、造福于五村百姓。

“五村播种节”应运而生。播种节在弘扬农耕文化,召唤社会热爱土地、关注“三农”的同时,给五村打响品牌,让更多人知道“五村是个体验农耕文化的好地方”。迄今“五村播种节”已连办5届,全国各地数百位摄影家把这里作为创作采风的基地,每年数百位省内外大学生来这里开展社会实践。村民们通过提供住宿餐饮、出售特色农产品等大幅增收。

比乡亲们鼓起来的腰包更让人欣喜的,是村民精神面貌的变化。刚到五村,张国田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发现村民存在畏惧风险、干劲不足、没有思路等问题,缺乏脱贫致富的动力和信心。张国田提出办养鸡场,村民认为鸡会被黄鼠狼吃光;张国田提出办农家乐,村民担心没顾客。张国田有一次从平遥买了很多布鞋回来,希望村民加工一下,绣上花纹图案,一双40元的布鞋就能卖200元。可是村民担心卖不掉,没人愿意干,鞋就一直放在张国田的办公室里。“你都没开始干,怎么知道干不成呢?”张国田既郁闷又担忧。

“人必须要有点精神!”张国田说。他组织五村全体党员到大寨参观,学习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他倡议把每周五作为“爱村日”,全体老少一起动手打扫卫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他带领乡亲采石修路、植树种草、修葺老村、美化新村,提升审美意识……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增强了五村党支部的向心力,增强了村民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小庄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前沟之恋”艺术家驻地和特色民宿,集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禾田小镇等项目,在村民的团结协作下顺利完工。路面硬化、光伏发电、养猪场、小米加工基地等陆续建成,全村38户101名贫困群众顺利脱贫。贫困户武树德老人感动地说:“日子越过越好呢!”在村里投资开设小米咖啡工厂的王紫玉经理说:“这里的小米质量好,村里的环境好,我对投资很有信心!”

如今的五村环境优美、生活安定,一派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武乡县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著名的长乐村战斗就发生在五村。张国田设想,未来五村将大力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路线,让文化继续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精神振兴。”

江西黎川

十里八乡油画兴旺

本报记者郑海鸥

穿梭山林,车行蜿蜒,刚进入江西黎川县樟溪乡东港村村头,一幅12米见方的巨大墙画便迎面而来。油画下方,还渐次排列着浒潭秋月、里岭云封等8幅《樟溪八景》油画,色彩鲜艳,别有意味。

江西省黎川县位于闽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全国34个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当地“七山一水分半田”,农民世代耕田、伐木。江西省美术家学会会员、黎川县油画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吉荣也曾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祖祖辈辈,都只会种地、伐木。”到了他这一代,拿锄头的农民拾起画笔,日子被描绘得有声有色。

黎川油画的起始,离不开一位上海知青顾国新。1985年,杨吉荣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适逢顾国新在村里进行美术培训,包括杨吉荣在内的10多个农村青年踊跃参加,学习临摹油画。几年后,杨吉荣南下打工,在福建晋江、广东深圳龙岗区大芬村等地从事油画临摹和创作。“当时工资能到几千元!”杨吉荣乐在其中。

和杨吉荣一同参加培训的画师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的高收入传回老乡耳中,许多务农或打零工的年轻人跃跃欲试。“1994年,我回乡开起培训班,后来又办起油画厂,这些年差不多带了百余个学生。”杨吉荣说。

村民杨冬来就是杨吉荣回乡后带的第一批学生。杨冬来当年18岁,务农在家,“学个手艺能不愁吃穿”,他便与20多位村民报名,从此拿起了画笔。后来,杨冬来等年轻人纷纷去沿海城市闯荡。有了立足之地后,他们又串亲联友、结伴携带、授徒传技,黎川籍画师的队伍日趋扩大。

黎川画师在业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吸引这些本土人才回家,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2009年,黎川县成立油画产业办公室,以优惠的政策吸引画师回乡创业。“能在家、养娃、尽孝,也不耽误挣钱”,杨冬来等画师纷纷回来了。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抚州黎川发展油画艺术”。黎川先后新建了油画创意产业园和油画陶瓷交易中心,画师在这里兴办工作室,普及油画知识、传授油画技艺、创作、展示并销售油画作品,人气越来越旺。黎川油画实现了“画师向画商、线下向线上、基地向平台、分散独立向集聚抱团”的转变。

十里八乡,油画兴旺。2015年,黎川县被原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油画)”。如今仅在东港村,就有30多名农民画家拥有自己的艺术工作室,本村在外从事油画行业的更是成百上千。

行走黎川,油画与人们的生活也和谐相融。德胜镇建设油画写生基地等,打造了多个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各村的油画师把当地的美丽风光、历史名人、家风家训、好人好事、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内容,巧妙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油画墙,凸显了乡村的别样魅力。

近些年,画师黄海兰成立了自己的油画公司,满足乡村的墙绘需要,“村民们看到家乡的环境好了、美起来了、特色鲜明了,都非常自豪。”黄海兰说,油画让黎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得到提升,“油画墙绘不仅表现力强,还能更好地抵御风雨,备受喜爱。现在,新疆、福建、浙江等地都慕名来我们这里聘请画师,对城市和乡村形象进行打造。画师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

数据显示,黎川现有400多名画师回乡创业,一般画师年均收入均在20万元左右,画师学徒年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已培训贫困户200余人次,优先招聘20余名贫困毕业生到产业园从事油画创作;油画创意产业园年产值6.6亿元,作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油画的发展不仅为乡村注入了产业活力,吸引了人才回归,更丰富了乡村文明建设的内涵,描绘着乡村的美好画卷。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04日 05 版)

相关标签:

上一篇:湖南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让科技与文化擦出智能火花

下一篇:打造江西文旅数字IP 首套“数字纪念票”文创产品发布

免责声明:该内容为平台自行用户上传,非本平台原创内容,仅供参考与分享所用,相关知识产权归属于品牌方或发布人所有。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权利人发现被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处理。投诉反馈
一站式创意服务平台
超过20万企业使用
快速实现品牌创建和升级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
400-688-1314
免费获得品牌专家一对一咨询服务

我要做设计(如公司logo、产品包装、宣传物料、吉祥物、电商网页)

我要做策划(如品牌定位、命名和广告语策划、产品策划等)

我要做空间或展厅设计

我有其他需求

免费咨询
您是否有类似设计需求
简单输入,免费获得品牌顾问专属服务

我需要

立即提交
城市文旅相关服务
LOGO设计
为您提供专属LOGO设计方案,并提供商标注册服务,为您的品牌保驾护航

近7日1305次购买

了解详情
包装盒设计
为您的商品设计耀眼吸睛的包装盒,提升品牌形象,助力产品销售

近7日921次购买

了解详情
展厅设计
展厅策划、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服务,量身定制设计方案

近7日72次购买

了解详情
画册设计
为品牌或产品提供高端精致的画册设计服务,提升品牌型,助力销售转化

近7日1356次购买

了解详情

城市文旅相关案例

城市文旅常见问题

数字展厅制作公司哪家好? 数字展厅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的欢迎,而随着数字展厅的需求增多,数字展厅制作公司也就越来越多了,那么对于客户来说关心的问题也就是哪家制作公司好,下面就来说说选择数字展厅制作公司的注意事项。选择数字展厅制作公司的标准1、公司实力艺点是一家为客户提供展厅多媒体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为展览公司提供数字展厅、多媒体分包服务,前期策划方案,中期多媒体软件制作硬件集成,后期售后服务。2、技术能力艺点有业内的文案策划、互动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UI设计、系统集成等行业人员。公司获得了国家双软认证,苏州市互动多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7项软件著作权等荣誉。3、保障机制艺点国家级多媒体研究中心提供数字展厅整馆多媒体建设、数字沙盘、虚拟翻书、幻影成像、 展厅中控、电子留言、虚拟驾驶、大屏互动、虚拟换衣、投影融合、抠像拍照、透明屏、AR增强现实、虚拟主持人、 led拼接屏、液晶拼接屏、互动滑轨屏等的多媒体服务项目,以专业的创意设计、策划服务、产品、施工、售后向用户提供全面服务。4、服务质量艺点是世界500强企业多媒体综合服务供应商,公司及相关项目先后有省领导及国家领导人参观考察受到一致好评,为企业、政府提供多媒体整包,展厅多媒体、互动投影、数字影院、3D宣传片等全方位服务。5、投资回报艺点拥有北京分公司等多家分支机构。员工60人,包括UI设计,多媒体策划,影视后期,程序开发,系统集成等多个岗位。具备完整的数字展厅多媒体制作能力,连续三年,年销售额实现100%的稳定增长。公司文化我们的文化:自由,包容,平等我们的特质:科技+文化+创意主要的产品:多媒体互动、互动投影、地面互动、投影拼接、数字沙盘、抠像拍照、虚拟漫游、幻影成像
109742022-11-04

城市文旅相关资讯

立即获取报价
需求服务:
可选类型:
需求描述:
* 您的信息:
立即咨询
取消
立即获取报价
*需求服务
需求描述:
* 您的信息:
立即咨询
取消
需求更改
可选类型:
确认修改
取消
联系我们
400-688-1314
免责声明: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权利人发现被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处理。投诉反馈 2013~2023 艺点创意服务商城 津ICP备17001800号-2   津公网安备12011102001606 网站地图
电话咨询
- 全国服务热线 -
400-688-1314
在线客服
需求发布
TOP
填写您的需求
*需求服务:
需求描述:
* 您的信息:
立即咨询
取消

电脑版请使用CTRL+D收藏到浏览器

提交成功
品牌顾问将在3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注意接听!
继续预览
投诉意见反馈
修改信息纠错
申请信息删除
投诉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网站系统对所填写内容采用加密传输,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