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彩设计变成生活用品,让文化创意成为生活方式。9月6日,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长沙正式启动。大赛以“创·造·生活”为主题,由省文化厅、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联合承办,奖金奖品总值高达100万元,悬赏设计大咖,征集文创新玩法,创造生活新方式。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凌之,湖南日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邹继红,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社委、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龚定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惟盛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心主任黄辉明等出席大赛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
9:45 现场播放大赛主题VCR 速读大赛内容
现场大屏幕开始播放大赛主题VCR,展现湖南文创力量与湖湘特色文化软实力,带领现场观众速读大赛内容。
本次大赛突出融合发展、时代特征、大众参与、成果转化、开发价值、产业孵化、创意保护七大理念,设立文博创意产品、非遗创意产品与旅游创意产品三大征集方向,目的是打造一个国内文化创意设计界的权威奖项,征集一批具有湖南特色、极富市场开发价值的文创产品,发现一批湖南文创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激励我省文化产业企业开拓新领域、培育新市场、拓展新的增长点。大赛的举办,对于促进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鼓励优秀设计人才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湖南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领先地位、推进湖南服务业发展、拉动文化消费和经济结构转型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赛奖金奖品总值高达100万元。设金奖1名,奖金30万元;设银奖6名,奖金各8万元;设铜奖13名,奖金各1万元;设入围奖80名,奖金各1000元;组织奖均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获奖作品的设计者还将在产品的后期转化中参与分红。
9:50 发布会暨启动仪式正式开始
与会领导及嘉宾就坐。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姚伟红主持发布会。
10:06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让“文创湘军”成为带动湖南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撑
在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深化的当下,文化创意,已经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成为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成为文化软实力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有效手段。对此,国家和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和《湖南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深度发掘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文物类创意产品开发,推动优秀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跨界融合,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为加速推动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让更多设计师、设计机构、文创企业关注湖南,让“文创湘军”成为带动湖南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撑,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省文化厅、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2016年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大赛致力于把湖南文创产品与互联网+、旅游产业、“双创”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极具湖湘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用湖南文化元素讲好湖南故事。
赛事自2016年9月6日启动,到12月底结束。分为作品征集(9月6日至11月底)、评选评审(12月1日至12月底)、成果转化及展览(12月10日至25日)、高峰论坛暨颁奖晚会(12月底)四大主要版块。
10:09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大赛主要呈现七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大赛构架权威专业。本次大赛由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厅、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联手主办,分展示了该项赛事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作为承办单位,保证了赛事的高规格、传播力度和专业性。此外,众多协办单位的参与,使得大赛策划更完善,让大赛的实力和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是征集范围定向清晰。大赛以“创·造·生活”为主题,注重文化创意与湖湘元素相结合,注重新材料、环保材料与新工艺相结合,注重文化产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注重产品的可批量化生产,其征集要求更清晰;设计作品重点聚焦文博、非遗和旅游领域,其征集靶向更精准,有利于设计者有针对性设计作品。
三是参与方式方便快捷。为方便广大设计者报名参与,开通了大赛官网(网址:http://hnwc.voc.com.cn/),还开设了“文创湖南”微信公众号和H5等。特别强调的是,本届赛事鼓励参赛者将作品制作成为实物,将实物拍摄上传,并提供制作需要的材质要求和相关参数。除此以外,对于不善于使用网络的设计者,还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提交作品,具体提交方式将在官方网站和宣传海报等予以公布。
四是知识产权保障有力。大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创意保护与赛事的无缝对接,参赛者在提交参赛作品的同时,就获得了技术加密、网络存储、可信时间戳等在内的创意认证保护。对于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组委会准备了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套餐”,探索打造知识产权助推文创设计作品产业化发展的生态之路、保护之路。
五是大赛评审公开公正。大赛聘请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何人可院长(德国红点工业设计大赛评委,“芙蓉杯”工业设计大赛的主持者)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席,同时建立评审专家库,开展综合评审和专项评审工作。大赛终审将与电视视频节目结合,打造“2016年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之夜颁奖晚会”,由线上线下共同投票决定大奖归属。大赛的入围作品、获奖作品评选结果将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六是突出作品产业转化。大赛与产业紧密结合,大赛将邀请湖南文化企业和文创产品需求方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也将联合设计协会、企业协会和美术艺术类行业协会的专家全程指导,还将联合风投机构和产品转换机构共同参与,实现项目的资本化运作,力争为我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项目企业,为我省主要旅游景区积累和转化一批优质文创产品资源。
七是奖金丰厚奖励多元。大赛组委会共设置了约100万元的奖金奖品,其中金奖奖金为30万元。此外,获奖作品的设计者还将在产品的后期转化中参与分红。活动后期,还将成立湖南文创中心,使之成为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交流、展示、转化、服务、包装、推广、生产、经营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孵化基地。
10:14 【答记者问环节开始】大赛如何实现文创作品的转化和市场化
记者:请问此次大赛如何实现文创作品的转化和市场化?谢谢。
湖南日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邹继红:
感谢你的提问。刚才李晖厅长发布新闻时已经提到,我们此次大赛相当重视创意转化。好的作品如果不能转化为产品,那就只能停留在自我欣赏的阶段。
我们的理念之一就是让文博产品活起来,把湖湘文化带回家。此次大赛在这方面有三个特点与优势: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国务院省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文创产业。
二是媒体宣传力度大。
三是我们联合风投、创投、有实力的企业家共同合作,把创意转化为产品。
10:18 【答记者问环节】大赛对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记者:想问一下省文化厅的肖厅长,举办此次大赛,对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有什么意义?谢谢。
省文化厅副厅长肖凌之:
谢谢你的提问。
我们活动聚焦的设计三大创意,通过这次大赛,我们不仅要看到好创意遍地开花,还要努力让它们结果,更要让人民群众分享文化创意的丰硕成果。这次大赛,有三个作用:它有利于人才发现,有利于文化创业产业发展,有利于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的回答完了,谢谢大家。
10:21 【答记者问环节】参赛题材&评审亮点
记者:请问曾国藩题材,这样一个湖湘文化符号能否参加此次大赛?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
非常欢迎有团队以这样的题材参赛。曾国藩是湖南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欢迎参赛者把文化符号转化成商业动力,让文化创意融入大家生活。
记者:请问何人可教授,作为中国设计界的权威,您对本次大赛有何评价?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评审这一块的情况,有什么样的亮点?谢谢。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谢谢。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一个全国性、全球性的大赛。我们湖南设计界在全国、全球都有一定影响力,这就是我们的实力保障。一方面,我们会向全世界广发英雄贴,另一方面我们会邀请世界著名设计师作为评委,他们将和企业、设计资源主体一起,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公正、公平的评审。
我们还将创新评审方式,大赛终审和颁奖晚会将通过电视及网络直播或录播,采取线下评审团和网络投票结合的方式,让消费者参与到评审中来,由他们来参与决出各大奖项,使大赛更加公平公正,请大家期待。谢谢。
10:25 【答记者问环节】大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举措
记者:文创圈里最担心的就是知识产权,请问大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何举措?谢谢。
惟盛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心主任黄辉明:
本次大赛突出依法办赛,特别注重版权保护,确保赛事公正公平。采取的措施有三点:
一是打造一个平台。把科技引入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国内第一流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打造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保护全国标杆。
二是采取一个新的视角,从源头保护,就是创意保护。创意一生成,就可以上传。
三是探索一个新的路径。知识产权就是智力成果的结果,必须要产业化,保护的过程中要保护“权”,从创意到产业化形成“一条龙”的保护。
10:27 【答记者问环节】企业如何深度参与大赛
提问:我是民营企业代表,特别赶过来参加的。请问企业如何深度参与大赛?
湖南日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邹继红:非常欢迎企业家。大赛要接地气、服务社会就是要把创意转化为产品。我想有两种方式,
一是一起打造转化平台,二是参与创意转化合作,共同把图纸、创意“落地”,转化为产品。
10:30 大赛官网正式启动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与湖南日报社负责人共同按下现场大屏幕“启动”按钮,启动“2016年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官网”,官网精美首页在LED屏幕上亮相。发布会至此圆满结束。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吴名慧 杨硕
新湖南客户端摄影 田超
新湖南客户端编辑 彭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