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分析一个细分市场时,有许多痛点。为什么没有相应的产品解决?原因很多,比如社会发展,兴趣,成本,习惯,能力。本文提到的“痛点”是指目标用户采取某种行动的最大障碍。
找痛点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消费者使用我的产品有哪些阶段?他们现在的关键障碍是哪个阶段?
比如以前中国手机市场是渠道主导,手机厂商要把将近一半的利润分配给渠道提供商。通过大量渠道,手机厂商为购买提供便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买手机,拿在手里比较,不需要等待就可以当场购买。
那么同样1000-2000价位的手机,消费者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呢?其实很容易发现,主要障碍发生在使用阶段(2000手机性能差),而不是购买阶段(想顺手买)。
所以,这就是原来的小米手机。大多数厂商专注于渠道(“购买阶段”),而小米的努力则专注于产品性能(“使用阶段”)。小米手机顺应潮流崛起。当然,用小米手机自己的话来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之前,大部分图像处理软件,比如PS,都是以提高图像处理的性能为重点的。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可能不是处理图像的性能,但对用户来说最大的障碍可能是不容易使用。所以美图秀秀抓住了“不好用”的痛点,解决了“不好用”的痛点,恰逢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功。
如果你对图像处理行业有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过去基于PS的图像处理软件专注于提高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可以帮助其用户打造“专家”的正面形象。这时,阻碍用户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即痛点)你会发现,下载、学习、使用都不够容易,在下载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代价。然后,就可以定位用户的痛点了。
——艺点意创专业分类——
首先,纵向看
同样的过程,垂直寻找用户最大的障碍。
任何一款成功的APP,必然会触及到用户的一个或几个痛点。如果他们抓住了大众用户的需求点,有没有少数群体的痛点是“通用”应用杀不死的?所谓的“痛点”比一般的需求点更糟糕。一般的产品很难让人满意,但确实存在。比如少数民族群体中的大学生和老年人是一个细分需求较多的用户群体,但目前这两个群体的A PP并不多。
以老年市场为例,国外有很多流行的应用为他们提供服务,很多都是打保健和安全牌。有的提醒老人按时吃药、喝水、运动,有的充当“和平钟”。
吸引用户的核心是产品。如何迎合用户口味?在许多专注于小众用户的应用中,企业家通常只强化一个核心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应用的路径和现在流行的Momo、美图秀秀、水墨天气等应用的营销方式颇为相似。也就是让他们的应用成为同义词。
二、搜索水平
通过横向搜索,如果所有竞争对手都在关注用户的“使用”阶段,那么就要看看其他阶段是否有痛点。
比如在汽车行业,用户要经过购买、使用、维修、废弃(转售)等步骤。在大众甲壳虫之前,几乎所有的欧洲汽车公司都把重点放在用户的“使用环节”上。让汽车的性能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面对用户。
三、场景角色产品:产品痛点获取公式
痛点的产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痛点解决了,客户就会依赖这些产品。同时,客户会对这款产品提出更高的期望,这将成为用户新的痛点。因此,产品迭代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新的用户痛点的过程。
我们都在说用户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获得用户的使用场景,通过每个场景分析用户的痛点。痛点分析是通过用户角色及其在场景中的应用获得的。假设一个平台有五个用户角色,一个角色平均有10个场景,可以模拟50个场景,通过50个场景一点一点分析功能点。这样就可以一点一点的剥离掉所有的痛点,这样就不会有遗漏,也就是如何通过场景的模拟得到用户的痛点。
总之,既然文案是为了改变用户的行为,那么我们在设计文案的时候也要分析一下:制约用户改变行为的关键障碍是什么?改变用户的习惯。
除了产品设计和文案设计,其实几乎任何涉及变更的活动都需要分析痛点,找到相互影响的关键障碍。例如,假设你想帮助人们戒烟,那么首先列出吸烟的整个过程。
结论:
很多人找不到用户的痛点,不是因为缺少信息(比如不知道用户怎么想),而是没有有效利用现有信息。如果你重新思考你已经知道的,分析用户的每一个动作过程,你会发现痛点更容易发现。
上一篇:什么是品牌标志
下一篇:坦帕湾海盗启用新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