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十分突出。海报设计,作为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载体,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借鉴传统,进行创造性改造,使当代海报设计传统文化符号兼具“民族个性”和“时代性”,使海报设计真正走向“国际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以“画面”为信息载体的艺术,也是一种与传播相结合的设计艺术形式。海报是一种不寻常的充满信息和交流的交流载体,它往往可以让人们在不阅读或提示文字的情况下,一眼就能快速识别图形中传达的内容和意义。德国设计大师皮埃尔孟德尔(Pierre Mendel)说:“海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理解,也是一种优美的语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和社会文化。”
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现象十分突出。世界设计的同一天是它的末日。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不仅达不到“世界水平”的目标,反而实际上在走向没落。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努力寻找一种根植于我们民族本土,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一张好的海报,应该是在寻找能够识别、分析、解读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色”。我们需要为“中国设计”找到正确的方向,也需要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我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一)民族文化和海报设计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对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重新认识和再探索。
1.向艺术手法学习。
随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艺术还是民间艺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通过历代画家、艺术家和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商朝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石雕人像,从唐宋时期的绘画到明清时期的瓷器
,以及剪纸、木刻年画、建筑、纹饰、服饰、面具等。在民间广为流传,充分体现了大灵巧、简洁或精致、整洁、广泛、温暖或优雅、简单或奢华等各种技巧。无论是中国画的笔墨,还是雕琢滚圆的花纹;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浓烈的木版年画,都为今天的海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图式语言。靳埭强为日本“子游”纸坊创作了一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将传统手工纸的毛边用在纸纹上,宣纸竹纹的变化形成了中国山水画自然画意境疏散的形象,表现出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没有一丝中国人文气质。整个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作品的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凸显。对于今天机械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带来的表现手法单调的理性倾向,传统的民族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手段和智能技术的协调中起到了重要的平衡作用。
2.借鉴图像元素。
中国文化艺术经过长期的提炼,逐渐形成了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案和纹饰。它们包括图形、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的图像。以及一些流行的典故、成语、传奇人物、风景以及一些常规的东西和组合。比如梅、竹、松三老寒友象征着坚定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着好运,莲和鱼代表着“一年以上”,喜鹊和梅花代表着“喜气洋洋”等。这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意象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先生所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原始文化”,如果将这些具有浓郁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结合到现代中,无疑会给单调乏味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新鲜空气。
比如韩就以冰裂(开场片)结合汉字引用和《苏州印象》海报作为创作理念。开篇的图案方格和“三分水”的笔法构成“周”字的主体,并在“姑苏城外寒山寺”的牌匾上突出“苏”字以示苏州。背景衬以山水阴影和一张小船照片,印成黑色和银色,表现出中国艺术的素雅诗情。
3.从思考中学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辩证、因果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相互联系,其思维过程强调综合和归纳。体现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自然即自然”、“物我不分”、“因势而生”。他的思想源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儒家、禅宗,是原始朴素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技解决一些知识密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现代科学的三项重大发现58860 . 88886886861
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混沌理论中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与中国民族文化中注重整体性、和谐性、相对性和转化性的传统思维方式十分一致。中国画理论和设计原则与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太极图中的阴阳转折,青铜纹饰的抽象多义性,以及这种思维方式的本质都在中国画中显露出来。我们知道思维方式向海报设计的转化往往会导致创造力的产生,而创造力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潜意识思维。一个好的思维理念的产生,可以超越任何阻碍人类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相互交流,这是让“海报设计,中国”走上国际设计舞台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当我们的设计师进行海报设计,时,他们可以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融入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哲学和思维方式,这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海报设计
中西文化的互动和共赢已经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报设计应该植根于本土文化精髓的土壤,深刻理解传统的“中国特色”,吸收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有自己的特色,不落后于国际设计理念和实践体系。
1.民族文化本质的创造性转化
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不仅要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资源,还要看到其中的不足和不足。我们在进行海报设计的时候,应该活学活用,很多设计师还有“以古为尊”的倾向。他们认为穿上几件古装或对神话用典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设计具有文化内涵。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远离文化的吸收,刻意模仿着穿衣服戴帽子的行为。
因此,如何将海报设计的民族性与当代创意相结合,是体现其本土文化设计的关键之一。我们认为,首先是改造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视觉符号和价值体系,使这些符号和价值体系成为时代利益和变化的种子,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保持他们的文化身份。因此,我们要努力把握的不仅仅是形式和内容,还有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和审美内涵,并自然地将其转化为我们当代的海报设计,即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比如俞炳南1995年创作的《海峡两岸一家亲》,就是为台湾印象海报协会设计的“汉字”海报。作品中选择了最古老的篆书“家”。家是屋檐下的猪。多么美好的形象,稳定幸福的家庭。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重叠造型和复制,但仍然离不开造字的初衷,隐喻性地反映了海峡两岸一家之主的主题。刘小康设计的《新北京,新奥运》以北京故宫九龙壁为背景,以栩栩如生、强大而充满活力的线条,加上奔跑的身影和科技感,将龙的形状和人的形状重叠在一起,结合传统文化、现代思维和体育精神来表达新时代的北京天气。也有很多成功的作品。你好,由陈幼坚在1987年设计,
香港,1993年李勇权设计的海报《现代香港设计师八人展——八仙过海》等。都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对于发现新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海报设计艺术具有启发意义。
2.“全球化”中的近代中国海报设计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海报作为信息和观念交流的载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成功的海报设计应该通过图形文化展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共同想法,使人们能够避免因文化、地域、语言和种族而阻碍人类交流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实现灵魂之间的直接交流。
真正理想的“现代海报设计"”应该是一种古为今用、关爱人性的思维方式。是各种文化的共存,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的体现,是庄子想象的“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合一”的人生境界。当然,珍视传统不是一味沉溺于审美情感体验。我们在中国海报设计,所希望的,是在理性的秩序下借西学之风,锻造古老的传统,培养支撑中国文化生活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盲目地把我们古老图形中的优秀片段砍掉,凭空移植外来文化。“国家的就是国际的”。给海报设计穿上民族服装,让它接受挑战,从世界各种文化的冲击中吸取营养。
(三):结束语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入侵,我们的文化和艺术必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狼共舞》并不可怕。相反,每一次异质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都会带来民族文化的质的飞跃。面对设计全球化的浪潮,贫瘠的思想和信仰的断层将成为每个海报设计教师的共同敌人。因此,在这片有着悠久灿烂文化历史的土地上,我们的海报设计老师应该“学邯郸,不落窠臼”。中西结合,重在汉语,源流结合。以源头为主,形成民族个性,我们的民族文化将会不断传承,我们的海报设计艺术必将在本土化的土壤中熠熠生辉。
上一篇:包装后面的经济属性
下一篇:包装设计的广告要素